2019年1月27日 星期日

被動型指數化投資為什麼可行 (2019-01-27 更新)

《本文轉載至Sunny愛Money理財專欄》為 HC 與日盛證券合作之文章,原文連結:被動型指數化投資為什麼可行

被動型指數化投資為什麼可行?

相較於被動而言,主動型投資例如主動型基金,是由基金經理人人為操盤,而只要是經由人操作的不免會遇到幾個問題。

一、情感是投資決策最大的敵人,各種不理性的情緒包含恐懼、貪婪、陶醉、恐慌、投機、嫉妒等等,這些往往是傷害投資報酬率最大的關鍵因素。二、費用過高,主動型基金往往有高額的費用,這些費用包含經理人的管理費、券商的保管費、交易手續費、交易稅金等等,層層的費用累加在這些主動型基金上,導致還沒有開始投資,投資人就已經先支付了2%~4%高額的手續費,另外經理人跟投資人並非站在同一條船上,今天經理人投資的資金是由投資人支付的,但是如果投資失敗賠錢,經理人無需負擔任何的責任,管理費仍然照收並未因此調降。我認為,若是一個好的基金經理人,他應該買進自己操盤的基金,並且在每年的基金公開報告書中,公告自己的財產與持有該基金的狀況,以示負責。


而被動型指數化投資,則去除了人為的因素,不會受到各種不理性的情緒影響投資決策。另一方面,由於指數型基金要做的事情非常簡單,只要把「追蹤指數」這件事情做好,再加上低週轉率(交易頻率低),故交易手續費跟稅金也較低,所以一般來說指數型基金的費用比率較主動型基金來得低。


許多人認為指數化投資只拿到整體大盤的平均報酬,那麼看起來只會贏過一半的投資人而已,故而認為指數化投資不夠厲害。我們可以用下圖來解釋,若是選擇「低成本的指數化投資工具,其實可以贏過超過50%以上的投資人」。假設下圖為整體市場報酬的常態分布圖,橫軸從左到右為報酬從低到高,縱軸則是表示該報酬的人數多寡,圖中黑色線圖可以看出拿到較高與較低報酬的人較少(兩端低點),而高峰處(黑色虛線)為市場平均報酬,其人數最多。但由於黑色線圖是未加計成本的報酬,故實際上市場的投資人拿到的報酬(也就是扣除手續費、管理費、稅金等等費用後),應該往左平移一個區間,如下圖紅色線圖。而對於指數化投資人來說,拿到的是「較低成本」的市場平均報酬,所以其報酬只需往左平移一小段區間即可,為藍色虛線標示處,如此看起來,藍色虛線所在位置的報酬,不只勝過紅色線圖當中50%的人(紅色線圖左半邊),還加上了綠色斜線所標示區間的這些人,這就是為什麼被動型指數化投資可行的原因,若是可以壓低成本讓藍色虛線跟黑色虛線越靠近,那麼就會遠勝過不只一半的投資人。這張圖也延伸出一個投資觀點,不管是主動型還是被動型投資人,成本的控制,是投資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,越能降低成本,你就能贏過這市場上更多的投資人,千萬不要認為只要有賺錢多支付點費用無所謂。


圖一、指數化投資的好處


投資就如同一場賽跑,如果一開始的出發位置就已經大幅落後別人,其實就已經輸在起跑點了,如下圖所示,低費用的指數 ETF,費用大多在 1% 以內,甚至以美股的 ETF 來說更只有萬分之幾的費用比率,起始點的位置就已經瑤瑤領先,相較之下,主動型基金則大多需要 2~3% 的費用,等於還沒開始投資,就要從 -2~-3% 開始追趕,即使基金經理人再怎麼厲害,恐怕也難以追趕上。


圖、主動型基金跟低費用指數 ETF 的起始位置


投資人的實際報酬 = 投資報酬率 - 費用比率


從上面這個等式來看,費用比率越低,投資人拿到的報酬就有機會越高。不過千萬別誤會,並不是所有低費用比率的投資工具都保證可以拿到高報酬。


下表為投資範疇為台股的基金,有十年累積報酬率資料的基金共有 138 檔,我特別找出倒數五名的基金,並列出其在 2017 年度的費用比率,可以看到大約是 2~3% 的費用比率,其中新光大三通基金的費用竟高達 4.86%,無法想像在這樣的費用下,要怎麼追趕其他的基金呢?相較之下,指數型基金像是元大台灣卓越50,費用只有 0.42%。


表、台股基金十年累積報酬率倒數五名的費用比率(2017年)
名次
基金名稱
費用比率
138
華頓中小型
3.22%
137
新光大三通基金
4.86%
136
德銀遠東DWS台灣旗艦
2.9%
135
兆豐國際國民
2.96%
134
國泰大中華
2.24%
資料來源:台灣共同基金績效評比、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


如何查詢指數型基金(ETF)的內扣費用?

既然被動型指數化投資的成本相當重要,那麼該如何查詢其費用呢?我們可以連結到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的網站,在其國內基金的統計資料內,找到「各項費用比率 (月、季、年)」(網址:http://www.sitca.org.tw/ROC/Industry/IN2211.aspx?pid=IN2222_01),進入頁面以後,輸入想要找尋的年度,選擇發行的券商跟哪一檔基金,按下查詢後即可看到該年度的內扣費用明細,其中包含成分股調整時付出的交易成本(手續費+交易稅),再加上經理費及保管費與其他費用。


這邊我以元大發行的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(即 0050 ETF 的基金版本)為例,查詢結果如下圖,其總內扣費用為 0.42%,0.42% 是整年度的費用比例,也就是說,假設你投資這檔基金 10 萬元,整年下來費用為 100,000 * 0.42% = 420 元,我們假設投資一年之後基金成分股股價持平(沒漲也沒跌),那麼,基金的淨值即會剩下 100,000 - 420 = 99,580 元。台灣有些主動型基金,內扣費用高達 2~3%,那麼每年投資 10 萬元就會需要兩三千的費用,投資 100 萬的話就需要兩三萬,實在非常驚人。另外,有些人會提出疑問,「我投資沒滿一年那也會支付內扣費用嗎?」是的,你可以想像成這個年度費用是除以365天,在你持有的每一天,其實每天都在吞噬你的資產(不管你基金是賺是賠,都需支付)。
圖、2017年度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的內扣費用明細




延伸閱讀:




喜歡本文的朋友,歡迎到Facebook粉絲專頁HC愛筆記財經部落格按讚,隨時得知最新文章的消息。
愛心做公益活動,本站廣告收入的一部分,將於每個月初撥款至值得信賴的慈善機構,回饋於社會。還請讀者朋友們,不吝發揮你的愛心,謝謝你的幫忙與支持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